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数宫灯

来源:工业和信息化教育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1-1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历史的鼓点敲打着石板老街,时间慢慢悠悠地从明清晃到如今,一帧一帧的记忆轮番叩醒着路过的每一位行人。尽管城市化的脚步不断逼近,信息化的日常轻易地改变生活,但历史总给

历史的鼓点敲打着石板老街,时间慢慢悠悠地从明清晃到如今,一帧一帧的记忆轮番叩醒着路过的每一位行人。尽管城市化的脚步不断逼近,信息化的日常轻易地改变生活,但历史总给老东石腾出一块不大不小的地方,盛放着记忆和根源。

沿东石仁和街,穿过挤挤挨挨的店铺摊点、嘈杂人声,拐进东石老街。这是条有着七十年历史的小吃街,青石板上古早味横陈两旁,海蛎煎、闽南红糕、土笋冻、糖葫芦、麦芽糖、炸枣等,许多儿时的记忆不请自来,传统纸质包装,那个殷红硕大的“福”或“喜”总是在最显眼的部位。

当你从某一个温暖馋嘴的记忆抽出,便来到了东石嘉应庙。还没进山门,第一眼便能瞧见四盏大红宫灯悬于椽梁,喜庆显眼,家族同光。跟闽南传统庙宇一样,也是红砖白石,燕尾翘角,木质结构,雕梁画栋,但嘉应庙更显精致华美,前后两殿的正脊、戗脊上堆塑着用彩瓷片雕成的双龙抢珠、龙凤呈祥等图案,花鸟鱼兽凹凸有致色彩斑斓,精细的雕工彩绘字刻,仿佛是带着某种眷恋的情绪走笔挥毫。

嘉应庙也称“三公宫”,里面供奉着“九龙三公”,原身便是宋代魏府三代忠良魏了翁、魏国佐、魏天忠。历史记载,这“九龙三公”赤诚忠心,外御强敌,内修民生,舍生取义,赴难救国,其事迹浩气传之千秋,据说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追封给这魏氏三代忠良的谥号。

隔着方形石埕是一座石刻山门,正中石匾额是世界佛教僧伽会前副主席瑞今法师所题的“仙洲古地”,石刻门柱联曰:“龙翔江海绕晴光,华夏山川一统;宫隐仙洲襟皓月,闽台香火同源。”字里行间,闽台东石人的守望,一席乡愁,漫进心头。

点一盏宫灯,将记忆唤醒,把乡愁具象。于是每年元宵佳节,“闽台两东石、共数一家灯”的传统习俗便搁置在两岸乡亲的心头之上,感动上演。我们遵循着传统,延续着血脉。闽南东石姑娘出嫁,必须挂上两盏红灯笼随迎亲队伍到夫家,代表着喜庆圆满。至正月十五元宵节这天,这一年结婚成人的夫妻便将陪嫁灯笼悬挂于嘉应庙里,表示婚后的男孩已成“丁”(成人),乞求出丁(生男丁),象征子孙昌茂,繁衍生息。村里族长或者主事老人家,只要数数宫灯几对,便可了解今年有多少人结婚,来年有多少子孙繁衍。家族逐渐昌茂,总是让老人家喜上眉梢。

于是,数宫灯的传统就顺应着乡亲们的意愿,水到渠成地形成了。每年正月十三,闽台两东石(晋江市东石镇及台湾省嘉义县东石乡)当年刚结婚的新郎官都必须把陪嫁的宫灯挂到三公宫里。除新婚夫妻送来的宫灯外,还要由公家定制一盏大红绣球灯挂在正中。正月十三至正月十五,由“三公宫”乡亲们带领着台湾同胞走大街串小巷,听南音赏戏曲,一起闲话家常琐事,共话两岸变化。乡音与乡音的对话,习俗与习俗的融合,尽管海峡横亘,依然唇齿相依,你和我总会在心里找到那一处牵挂。

元宵夜午夜时分,数宫灯的高潮正式开启,由两岸主事叔公在庄严肃穆的“九龙三公”面前“信杯”,掷得杯珓最多的可以迎回中间的那盏大红绣球灯,代表着在新的一年里迎回者会“出丁”(生男孩)。随后,各人也将新娘陪嫁的宫灯迎回家挂在新房内,祈求三公爷保佑婚姻幸福美满,早生贵子。回到台湾的乡亲们总会受到热烈的欢迎,从祖国大陆那边带回的是庇佑,预示一年内都平安顺心,事事圆满。嘉义县东石乡的嘉应庙也是锣鼓喧天,宫灯闪烁,举行着故土东石的传统仪式。

那年,堂亲乌达爷爷在三公宫前连续信得了“三杯”,按照祖制,他迎回了那盏象征着子孙满堂、幸福昌茂的绣球灯。元宵十五那天,乌达爷爷身着暗红色长袍礼服,焚六炷香,三炷敬天地,三炷敬三公。他双手合礼,支着香拱过头顶,双膝跪在跪榻上,念念有词,足有三分钟之久,然后拿起“信杯”在香炉前绕了一圈,神龛仿佛收到了乌达爷爷的请求,连信三杯,庙内掌声骤起。主事将大红绣球灯取下,交予乌达爷爷。嘉应庙内,百盏宫灯升起,场面温馨红火。

结束元宵礼仪回台湾的那场告别,乌达爷爷碎步紧扣,一步三回顾,眼里满是不舍和眷念,仿佛某种诀别。海风吹拂,老泪纵横,鬓发凌乱,家族宗亲皆泣,也看哭躲在人群中的我。乌达爷爷老幺孙子东明去年底刚结的婚,他是新竹地检署的一名检察官,孙媳则是一名初中老师。圆满家族的一块板块在老人的见证下,无缝对接,乌达爷爷在喜宴上喜极而泣。我们都知道得偿所愿对于一个老人意味着什么。孙子结婚七日后,老人开始张罗着正月回东石故乡祭祖挂宫灯的事宜,这是他的核心工作,神圣不可侵犯。

文章来源:《工业和信息化教育》 网址: http://www.gyhxxhjy.cn/qikandaodu/2021/0118/616.html

上一篇:建企赋
下一篇:浅析新形势下如何更好地发展档案管理工作

工业和信息化教育投稿 | 工业和信息化教育编辑部| 工业和信息化教育版面费 | 工业和信息化教育论文发表 | 工业和信息化教育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工业和信息化教育》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