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邢婷)经过近4年的筹备,2020年,位于山东科技职业学院的山东省智能制造实训基地已正式投入使用,这也是山东省首个聚焦智能制造领域的省级高水平实训基地,将引领工匠型人才培育。
走进山东科技职业学院的服装智能制造实训中心,眼前一派忙碌,服装设计、面料检测……埋头工作的学生们全神贯注。
这个集服装智能定制与产品工艺实训为一体的综合实践中心,通过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和职场化的串联,融合“双师型”教师团队及先进教学资源,满足了纺织服装行业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新技术研究和产学研服务三个层次的需要。
“学生未来进入职场都是‘零适应’、‘零距离’,企业欢迎,收入更高。”该学院党委书记郑德前这样评价学生们在真实场景实训的效果。
这仅是该学院建成的山东省智能制造公共实训基地的一角。
为加快建设智能制造技术技能人才高地,支撑山东制造业新旧动能转换,2016年12月20日,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教育厅、财政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五部门联合发文批准学院筹建山东省智能制造公共实训基地。
作为山东省政府在智能制造领域批复的唯一一个省级公共服务平台,该基地总建设面积达19000平方,建有11个实训中心43个实训室,通过数字化、信息化、自动化的高度集成和融合,真实再现智能制造的理念、特征和关键技术,构建了全产业链智能制造创新实训环境,涵盖工业4.0所包含的主要元素。
据了解,该基地以“共建、共育、共训、共享”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理念建设,与国内智能制造行业龙头企业华为集团、一汽-大众、歌尔股份、潍柴集团、万华集团、浪潮集团、联想集团等合作共建,共享实训培训资源。
在山东科技职业学院,智能制造专业群几乎占据全校“半壁江山”,智能制造大类、电子信息大类共有23个专业,占学院专业总数的43.4%,共有8822名在校生,占学院在校生总数的50.5%。
在郑德前看来,引以为荣的正是学院的智能制造专业群,“在智能制造服务新旧动能转换,赋能未来、助力产业转型升级方面跑在前列”。
除了建有全省首个高水平实训基地,该学院“职场化+信息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同样令人耳目一新,由此培育的工匠型人才广受社会认可。
以这一崭新的产教融合模式为引领,该学院创新实施了“线上、线下,职场化”的教学模式,以工匠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形成了“职场化教学、信息化融合”工匠型人才培养模式。教师由主体变为主导,学生变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教学环境由线上教学平台与线下职场化环境共同构成,按职场要求实施多元化考核评价。
新型职业教育课堂结构显著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为区域经济培养了大批“实践能力强、敬业精神强、创新意识强”的工匠型人才,被誉为“山科模式”,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教学管理50强”院校。
据统计,近五年来,该学院累计培养了23897名毕业生,就业率连年保持在98%以上,就业对口率平均85%以上。毕业生就业满意度96%以上,用人单位满意度98%以上。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文章来源:《工业和信息化教育》 网址: http://www.gyhxxhjy.cn/zonghexinwen/2020/1107/589.html
工业和信息化教育投稿 | 工业和信息化教育编辑部| 工业和信息化教育版面费 | 工业和信息化教育论文发表 | 工业和信息化教育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工业和信息化教育》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